活动介绍   |■ 评选标准 |■ 活动背景 | ■ 评审纪实 | ■ 日程安排
 
 
 评审纪实
 

  经过一年的征集,截止2011年10月 31 日,共收到由全球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推荐的141个优秀公共艺术案例,涵盖装置、建筑、雕塑、壁画、行为、活动等多种类型,分永久性和暂时性两大类。值得一提的是,其中许多作 品在当地具有一定影响力,曾获得过奖项;也有相当一部分作品来自较为贫穷、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,公共艺术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当地人们的观念,进而改变人们的行为,带来新的希望。

  2012年5月10日至11日,《公共艺术》杂志组织召开了评审会,评选入围案例。邀请前英国利物浦双年展行政长官路易斯·比格斯担任评审委员会主席。评审团成员由多年从事、策划公共艺术项目经验的专家学者组成,包括美国 《公共艺术评论》(Public Art Review)杂志主编杰克·贝克,荷兰阿姆斯特丹艺术和公共空间基金会主管弗尔雅·厄尔德姆奇,日本东京当代艺术馆(MOT)总馆长长谷川佑子,巴西圣保罗大学当代艺术教授卡提亚·坎顿,中国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、《公共艺术》主编汪大伟教授。在为期2天的评审中,经过激烈讨论,评委制定出入围作品(项目)的必备标准,同时评选出25个最佳案例,其中6个案例入围最后大奖的评选。

  2013年4月12日至15日,国际公共艺术奖颁奖仪式暨公共艺术论坛将在上海大学举行。届时将揭晓6个大奖的获奖者名单,获奖艺术家或机构将获得由《公共艺术》和《公共艺术评论》共同颁发的荣誉奖项,25个最佳案例将会编辑印刷成册。公共艺术论坛除了对获奖案例进行研究和评论外,还将对 “上海地铁公共艺术”、“上海世博园区改造”和“浙江玉环县美丽乡村建设”等三个实际项目进行论证,提出建设性方案。通过结合实际项目来实现“地方营造” 的理念,使当代艺术与地域特色相契合并产生公共效应,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。

   国际公共艺术奖评选活动今后将每两年举办一次,任何国家都可以申请成为主办方。“国际公共艺术奖”的评选活动不仅能够拓宽公众视野,建立一个强大、广泛的全球公共艺术网络,也能促进公众更好地理解公共艺术概念,并积极参与公共艺术的建设。

  
 
评选国际公共艺术奖标志
(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、《公共艺术》主编汪大伟教授在作评述)
 
国际公共艺术奖评委会评选现场
 
评委们观看参评国际公共艺术奖的作品
 
评委们在查阅案例和评分
 
评委们在查阅案例和评分
 
评委们在查阅案例和评分
 
评委们在查阅案例和评分
 
评委们在相互交流
 
评委们相聚在古朴恬静的江南古镇——乌镇
 
上海大学校长罗宏杰等专家学者出席相关活动并和评委们合影
 
评委们赴世博园区听取园区工作人员的讲解

 

 
 

组织委员会

主席:
汪大伟(中国) 杰克·贝克尔(美国)

副主席:
路易斯·比格斯(英国)
约翰·麦科马克(新西兰)
卢辅圣(中国)

秘书长:
金江波

副秘书长:
潘 力 凌 敏

委员:(以姓氏笔画为序)
王 珏、王洪义、刘景明、
阮 俊、 李 薇、岑沫石、
宋国栓、张羽洁、周 娴、
陈 阳、陈文佳、季纯潇、
郑 虓、 姚 舰、钟国祥、
胡建君、 常 皓、章莉莉、
婧淑婷、董顺祺、
傅梦婷、蔡建军

   
   
 
       
 
Copyright © 2012-2013 | 上海公共艺术创意中心 版权所有
 
电话:86-21-66133330(董顺祺)
传真:86-21-66133764
地址:中国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
E-mail:
pan715@yahoo.cn(潘力)
lingmin2006@gmail.com(凌敏)